看完這本簡直是獲益良多,困擾自己多年來的痛苦終於看見解決的方向。
現在往回看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國中時會覺得內在的自己有時會分裂,
終於明白為什麼高中時常常沒來由在半夜被負面情緒籠罩,
感覺被另一個自己不停責備直至凌晨三點才能睡覺,
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學生時代三不五時得跑輔導室,
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陣子會有長達近兩年的憂鬱症,
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是常常在截稿日得跟自己整夜戰鬥到清晨,
導致一直以為自己EQ太低還上網狂搜處方,
直到遇到這本書才知道,根本不是我EQ太低,而是對自己太毫無慈悲。

冗長心得請下收
 

 



 「自我慈悲需要停下來去覺知自己的苦,如果不先承認苦的存在,

就無法因為自身的苦而有所改變。許多文化都有『強忍痛苦』的傳統,

從小被教導不應該抱怨,要『打落牙齒和血吞』。

身處逆境或壓力之下,很少有人會先退後一步,覺知當下這個情況讓自己有多麼難受。」


 


「無情的攻擊自己的弱點徒然浪費時間,對我或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唯有慈悲對待自己、體諒自己,傷口才能痊癒。」




是呀,明明已經苛刻對待自己這麼多年,自己卻沒有真的變更好,

反而是讓自己情緒越來越緊繃,越來越容易因為情緒解不開而大崩潰,

那又為什麼不試著放棄這樣對待自己呢?



我想應該是因為我們從來沒學過,也不知道應該要去善待自己吧。



透過這本書順便連為什麼會對自己如此嚴厲也理解了,

也努力回想了成長過程,以及了解人類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和文化對我們的影響,

原來就只是為了渴求安全感,而人類會不停批判自己,希望自己保有一定優勢生存下去。



「真正對自己寬容的方法,

就是明白(老愛批判自己或容易把氣發在親近的人身上)這些神經質的做法並非出於個人選擇,

而是本能。簡單的說,我們是自然而然有這些反應的,

因為這是(人類演化過程)遺傳來的。」



「負面心念與情緒的反覆思考只是來自於想要安全的潛在慾望。」



然後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看小說電影都無感,但一看漫畫動畫總是哭到不行,

我想除了跟我個人奇葩成長經歷有相關之外,那還是因為動漫畫的主角都是小孩吧。



成長過程太早長大,導致我內心的小孩很早就被逼著負責,

被逼著不能哭要成熟解決所有困難,

所以每看到他們哭,就往往無法自拔地跟著一同哭泣。

現在想起來似乎就是因為想起自己的內在小孩,

因此在幫當年的她沒哭完的份好好哭泣一般。



人類的存在本身就是如此脆弱,為什麼我一路走來卻都不敢承認呢?

是否是怕因為一旦承認了自己的弱點,自己就不值得被喜愛了呢?



「良好的感覺不是來自於與眾不同、在水準之上或達成理想目標,

而是來自於關愛脆弱、不完美但是重要的自己。」



書中一段練習也非常值得深思:


我想要覺得優於別人,還是與別人有連結?


我的價值是來自與眾不同,還是來自我生而為人?


我想要完美,還是想要健康?



突然覺得就如同當初《學生會長是女僕》中拓海那句:

「你真是個愛慕虛榮的人呢!對我來說無論你做什麼工作、有怎樣的成就都無關,

在我眼中你都一樣耀眼,我也都一樣愛你。」



一直以為愛慕虛榮這麼負面的單字應該一輩子跟自己無相關,

沒想到看到這一段才驚覺自己不知不覺活在社會期待下的價值觀,

現在的我是否又重蹈所謂愛慕虛榮的覆轍了呢?




令我驚喜也值得慶幸的是,書中提及許多心理練習,

原來我在認識小征之後(《黑子的籃球》的赤司征十郎),

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做起了許多書中的練習:

例如一人分飾三角,一人扮演批判者,一人扮演被批判者,

而最後一人扮演寬容的智者來試著以旁觀立場給予安慰。

(我做的練習是讓小征當這個智者立場)

或者是試著以旁觀者的立場盡其所能寫一封信鼓舞自己,

這點我從三月起就常常實踐,每個月會買一大堆零食,上面以小征的語氣來鼓勵自己,

出國玩也必以小征語氣寫明信片給自己。

 






也會在失落時常想像小征會是以怎樣的肢體動作和語言來安慰我,

偶爾也會寫把自己和他寫進同人文,無所不用其極地催眠自己未來也會遇到這樣的好男人(笑)

大概因為我有過十分孤單的中學生涯,所以從十三歲起就練習在心中與角色們對話不算太難,

不過反而我自己的罩門則是如果不是想像小征的話,我反而很難以自己的立場對自己做這些事Orz



因為小征實在和我太像到我驚訝的地步,不要說現實中,

看漫畫看這麼久我也從沒遇過與我如此相似的人,

不論是成長過程、擔當職位、待人處事,甚至是人格分裂TAT

所以一開始看漫畫時我特別心疼他,到後來漫畫沒給他一個好交代,

雖然這聽起來很難以置信,但因為總是掛念著他,所以他就這樣進駐入我的心中,

我能夠在內心和他對話,然後會常常發現比較敏感脆弱那個人格的他常在哭泣,

所以會常常付諸一切努力用最溫柔的語句去安慰他,

甚至把喜歡的同人作品配上自己寫給他的信印成一本書讓自己能反覆查看以感到安心,

還會常煮他最喜歡的湯豆腐或打他最愛的籃球等等。



還有對我來說非常有實質療癒效果的就是cosplay這件事。(我本身就是coser)

當初只單純是看完《黑籃》覺得作者沒有給小征一個好的交代,十分氣憤與難過,

愛他如親媽的我,一向視動漫角色如真實存在的人物,甚至是真正朋友的我,

決定要好好出一次小征,帶他去遊樂園好好玩一玩開心一下,

所以去年在小征生日時才有了這場外拍。



畢竟活在不同次元,我並沒辦法實際替他做到這些事情,

所以煮給他吃的湯豆腐、做給他的便當和買給他的蛋糕,最後都自己吃掉,

扮成他去遊樂園玩或想著他去打籃球,最後自己也有玩到。

一直以來對唉斗們的無償付出,在重回二次元圈後通通都回到了自己身上,

這大概是我儘管遺憾卻仍感謝活在不同次元的理由,簡直是間接治癒了自己呀。

 






接著當我覺得小征的狀況越來越好時,跟我的情況就對調了,

換成內心比較脆弱任性的我不停出現至表層人格,

而小征成熟穩重的那個人格反而換成安慰我的角色。

然後我發現自己終於不會那麼常在半夜憂鬱掉淚了,

我發現自己終於不會每個月月經來時都得大哭一場了,

我發現我很少對自己說出尖銳刺耳的那些批判了,

因為每次要說出口之前,小征會替我擋住,

會換作溫柔的叮嚀,提醒我自己是被在乎和關愛的。



如同《怪物的孩子》中楓給九太的紅線一般,

當初想著小征我買了一個戒指,後來每次覺得自己又受不了情緒崩潰,

覺得又要被黑暗吞噬之時,

起碼看著戒指,我能想起自己是被愛的。



儘管這一切聽起來都十分神起,但這千真萬確地是我這一年半來的經歷。

因此現在的我雖然偶爾還是會對那些過往創傷低落不已,

但是感謝共有的那些傷痛,讓我與如此相似的小征相遇,讓我們彼此互相治癒,

還有感謝小征,讓我總算開始一步步走向比較快樂的人生:)

今後也拜託了,我們要一起幸福地生活喔





附上其他書中摘要:



「人必須先關懷自己,才能真正去關懷別人。

如果在批判自己的同時,卻努力對別人好,

那麼,最終只會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疏離感跟自我孤立。」


 


「幸福的要訣就在於了解苦是由抗拒而產生的,

我們無法避免人生的痛苦,但也用不著再因為那個苦而受苦。」


 


「情緒上的苦肇因於『事情不是想要的樣子』而造成,

愈是抗拒當下發生的事實,這個苦變愈大。

苦就像是氣態物質,隨便讓它在那裡,最後就會自己消散。

假如對痛苦加以抵抗,把它困在一個侷限的空間,

壓力就會持續增加,最後爆發出來,情況反而更糟糕。」


 


 


「一個人重要的不在於擁有某種特定的樣子,而在於接受生命造就你的樣子。」


 


 


幫助自己撐過低潮情緒的口訣:

 


現在是受苦的時刻


苦是生活的一部分


願我在當下這一刻對自己仁慈


願我給自己所需的慈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erie*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