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追的歐巴⋯⋯



  老實說我從十幾年前開始就覺得身心科或諮商所應該要替迷妹開一個專診,因為我們對偶像這種既不是親情也不是愛情,卻又比一般人際關係更加強烈濃厚的情感,實在是太一言難盡了。
 


  我們可以僅僅因偶像的一句「好好念書」,而像這本書的作者一樣發憤圖強考到全校第一或考上名校、可以為了瞭解偶像而學好他們國家的語言及文化,甚至去當地留學或工作、可以因對偶像的憧憬而也當上藝人或是進入影視產業工作;我們也會因偶像的緋聞或結婚消息感到傷心寂寞、也會因偶像跟經紀公司打官司與團體拆夥而崩潰到食不下嚥、也會因偶像輕生的消息感受到堪比他們實際的家人朋友一般,對無法拯救當事人而產生劇烈的罪惡感與無力感、也會因偶像選擇抱中國大腿而怒不可抑,痛定思痛把他們所有專輯周邊都塵封或出清、也會因性醜聞而深感背叛,果斷放棄十幾二十年來的感情與羈絆,就如同這本書的作者一樣。

 

  感嘆終於有人重視這件事情中粉絲既如同加害者又如同受害者般混亂矛盾的痛苦,不僅拍成電影更寫成書,讓新遭遇到這種事件,或仍無法從那次事件的創傷中痊癒的粉絲得以獲得寬慰(或甚至就只是一點點如何自處的方法),然而我卻也不禁感慨這部電影與這本書會有市場、會受到歡迎,甚至能跨國銷售到台灣來,那就代表著擁有同樣痛楚的人既不是少數,而且也持續增長中。

 

  「因為把素昧平生的人看得比自己還重要,因為喜歡的感情不斷增長,而在快樂與空虛、失望與愛之間起起落落。在這輛刺激的雲霄飛車上,能與鄰座的人以『粉絲』之名相識、建立起友誼,這並非人生中常有的事,也因此更顯特別。

 

  在這段特別的旅程中,如果經歷的都是快樂與美好當然最好,但那是不可能的,能夠冷靜地回到一切發生前、結束追星之旅的人非常少。是因為曾經不小心說出『我現在幸福到此生無憾了』這句話的關係嗎?這該死的雲霄飛車竟然不是我想下車就能下的,甚至連最低限度的安全裝置都沒有,讓我直接摔了下去。

 

  對於『太多的結局都登在了社會版上』這句話,我只能深有同感地用力點頭。連這點,都是只有追過星的人才懂,是某些人一生都不會了解的經歷。如果能不要懂當然最好,但實在不容易。」

 

  依稀記得事件發生當下剛接了17的case沒多久,看著每天不停爆出來的人名,一方面因為自己曾深深喜歡過的人也在名單上而感受到了極度的憤恨與噁心,令一方面擔心到底還有多少自己正在喜歡或曾喜歡過的人還沒有爆出來?同時也對那時陌生到不行的這十三位成員感到憂慮,你們也做過這種事嗎?你們該不會只是還沒被爆出來吧?還是你們之後也會變成那樣嗎?我是不是也會像當年在雜誌社寫稿時曾努力稱讚推廣過他們但當下卻感到無比懊悔一樣,有一天會對如此讚美賞識你們、為你們拉人氣而感到後悔呢?儘管以現在仍好端端的17立場看來或許會覺得我當初的質疑相當失禮,但在那個充滿絕望又滿身瘡痍,且還無法預知未來的瞬間,我真的覺得除了允浩哥以外我誰都無法相信,更甚者那種挫折與無力並不是對藝人限定的,而是連生活圈或是成長過程中所有認識過的男性都會無法自拔地感到本能性的恐懼。

 

  後來我就沒有辦法再聽搖滾樂,也沒有辦法再彈吉他了。

 

  不只是FT和CN的歌曲,就好死不死那兩個人渣還是我向來偏愛的吉他手,那些年不知道拿著吉他看著他們的直拍影片彈了多少遍他們的歌,喔對了我人生唯一一首自己看飯拍抓出來的譜還是李某人的自創曲「Eclipse」呢!幹,那一年真的覺得世界上最碰不得的根本不是菸酒毒品而是吉他手。要不是隔年接觸到了《超級樂隊》,重新認識那些「正常」且乖巧(起碼到現在都沒出事)的吉他手,不然真的是覺得全天下的吉他手都是渣……感謝後來叉昏跟立夏有稍微扳回了一點他們的形象🙏🏻

 

  然而除了他們兩個之外還有朴某人跟吳某人呢,就如同書中訪問部份談到的一般,根本不是什麼大家眼光很差、什麼看上渣男的眼光會遺傳還是會傳染(雖然我當初事件爆發後確實焦慮地看了一堆辨別渣男的教學影片),而是藝人中渣男的比例真的太高,老娘都已經自認眼光高又謹慎的了(我當初決定把允浩哥當本命前我估狗了五十頁他的資料才拍板通過),然後看看前東方神起中的朴某、前FT的崔某、前CN的李某、前茶蛋中的吳某……並列起來有點尷尬的前小野獸的龍某……而非性醜聞但其他犯法事件退團的還有前蘇揪的金某(書中提到他老實說真的滿意外),我自己自2007年哈韓以來到當時事件爆發的2019年來喜歡過的男團有十二組,然後上述這六個來各自不同團人就佔了一半,二分之一的機率還不算高嗎?還敢說我們眼光差?為什麼不是你們自己要檢討?

 

  「就算追星失敗,我也還是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好。所以我希望即使沈浸在被強制脫飯的痛苦狀態,只要適度就好,然後就好好地向前看。希望偶爾想起時雖然會難過,但是很快就能好轉;希望我不要再自責自己不會看人,我只是運氣不好;希望我雖然會對他人付出太多感情,但也能很快為自己充電;希望我即使變得更不安或多疑,不再像過去一樣能單純地信任,但仍有餘力再嘗試,至少一次。

 

  盡情去愛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但不愛更難,放手去愛吧!正在閱讀這些文字的你,一定也是不對什麼付出愛就活不下去的人,失去自己擁有的感情是多麽可惜的一件事。

 

  希望所有人歷經過內心的創傷化膿、腐爛的所有過程後,都能成長為更強壯的人。」

 

  其實本書由前面作者拍片時抽空寫下的日記、與各位經歷過相似痛苦的粉絲的訪談,再到最後作者的獨白,並不是非常有邏輯性的內容安排,它也不像自己較常閱讀的心理學書籍一樣有SOP跟你解釋你如此焦慮或崩潰的緣由,再詳細附上自救守則,雖然我期許未來也有這樣一本專業書籍,能對沒有足夠預算進行一對一諮商但卻受傷慘重的粉絲給予幫助,不過此書如同跟著作者一同情緒起起伏伏到最後,看到上述的這段沉澱後的獨白令我大受感動……

 

  原來我們其實只是想聽見一聲「他們會變成這樣不是你的錯」「不是你不會看人,只是運氣不好」罷了,真心希望每位留下創傷的粉絲都能在此書中找到慰藉,放下那些年對自己的苛責,也好好放下那段真的不必再牽掛的過往回憶——或起碼不經意記憶閃現腦海的片刻,跟自己說就讓它如同浮雲般飄過即可。

 

  P.S.事件好一陣子後本J人給自己訂下了SOP:1.再度飯上任何團體都要有本命和副命,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誰叫我們台灣人還有一不小心就會碰到的國籍問題。2.中港澳的偶像不要碰,海歸華裔也最好不要(畢竟大部份韓團合約到期後就會去中國)。3.常混夜店的十之八九不是好東西,相反你可以多給宅男偶像一點信心。4.小道消息基本上都是真的,有負面消息傳出來就可以準備好撤了。5.隊長不一定就不會出事,但是團內最自律的偶像(不管是熱衷身材管理、持續鍛鍊歌舞技巧或跟粉絲劃好健康的界線)基本上不太容易有花邊新聞。

arrow
arrow

    Valerie*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